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学院新闻 > 正文

去实践!去淬炼!火热的青春最铿锵 ——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纪实

时间:2025-07-15    部门:宣传部(统战部)    点击:[]

骄阳似火,赣鄱大地万物竞秀,涌动着蓬勃生机。暑期七月,一群充满朝气的青年背起行囊,用坚定的脚步丈量着承载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山河,他们毅然深入村落、乡野,用所学赋能乡村振兴,在泥土的芬芳与知识的脉动交织中,书写着属于新时代青年的奋斗答卷。

红土砺初心,青春铸忠魂

“请党放心,强国有我!”学院的青年学子们在北山革命烈士陵园肃穆的纪念碑前,紧握拳头,面向团旗发出铮铮誓言,年轻的声音与不朽的丰碑共鸣。

走进井冈山革命博物馆,同学们化身红色讲解员,将黄洋界保卫战的烽火硝烟、红军战士的坚韧卓绝深情讲述,让尘封的历史在心间鲜活重现。茨坪毛泽东旧居的油灯竹凳前,师生齐声诵读《西江月·井冈山》,领袖在困顿中坚守信仰的力量穿透时空,直击心灵。

“先烈们用生命诠释的忠诚,就是我们青年该扛起的担当!”讨论会上,队员李振汉的肺腑之言,道出了所有学子的心声。革命圣地的一砖一瓦、一草一木,已然成为铸牢理想信念的生动注脚。

实践出真知,才智助振兴

“好的农产品源于好气候,农业气象灾害精细化风险预警数字化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等级预报技术等智能化手段,为保障农民增收、丰收提供技术支撑……”江西省“五一劳动奖章”获得者、学院党委书记张瑛打破传统思政课堂边界,带领学校气象专业学生行走在井冈山市光明乡汉头村的田垄间,踏勘农情,分享气象赋农、科技兴农的鲜活案例,用专业“把脉”气象与作物,瞬间点燃了学生气象助农的热忱。

学院青年学子们将知识转化为服务乡亲的实干,他们不仅自制图文并茂的“农事气象手册”,手把手教村民“看云识天”,更将精准的气象服务送到田间。“气象服务能实实在在守护庄稼,这就是我们专业的价值!”看,“气象赋农”的种子,正通过青年之手深植沃土。

另一旁,同学们在非遗工坊里巧手翻飞,漆伞绘制与扎染焕发新生,斑斓伞面舞动青春传承;VR科普站前,科技星火点亮乡村少年好奇的目光……

青年学子用所学所长在乡土大地上写满担当,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而闪亮。

红土育新绿,茶乡绘新篇

在遂川县狗牯脑茶乡,师生们将“文化赣鄱行”生态文明实践课堂搬到葱郁茶园。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道秤成为田间地头的“活教材”,同学们紧随其后,俯身碧绿茶垄,指尖翻飞学习传统采茶技艺。“看云识天气是老茶农的必修课”——老师傅的朴素箴言,让气象专业的熊循武同学深受触动:“‘气象赋农’的责任担当,如此真切!”走进现代化制茶车间,师生们沉浸式体验“两次杀青、两次揉捻”的非遗匠心工艺,零距离见证一片绿叶如何蜕变为富民兴村的“金叶子”。

在现场,学院党委委员、副院长陶徽英以茶为题,面向师生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魅力,诠释茶文化的丰富内涵。

当指尖浸润茶香,躬身贴近沃土,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科学理念,便在这乡村振兴的鲜活实践中,深深镌刻进青春心田。

青春驻千站,服务耕乡野

“万名大学生进千站”的号角吹响,学院55名青年学子迅速集结,组成11支志愿服务小分队如星火般撒向乐平、广信、高安、丰城、崇义的热土。“送戏下乡”——他们在文化礼堂里用歌声舞影点燃乡亲热情;“直播助农”——他们为特产插上“云翅膀”,助农好物飞出大山;“望闻问切”——他们在村头巷尾让村民们的故障家电恢复如常;“知心姐姐”——他们来到孩子们身边耐心辅导,用画笔与球拍传递着温暖的陪伴;“千叮万嘱”——他们用情景剧教孩子们远离溺水危险,撑起安全课堂的“守护伞”……

▲学院党委委员、副院长罗浩来到丰城市董家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看望同学们

“课本上‘乡村振兴’四个字轻飘飘,如今跟村干部学、跟老乡聊,才发现得一点点摸索着干。原来青春的‘铿锵’声,正像是这些微小坚持汇聚成的实实在在的回响呀。”24电商1班的吴皓煜笑着说。青春践行的路还在继续,学院师生们一路行走,一路体悟。“放下架子、扑下身子、沉到一线”,江信师生把基层的广阔天地作为创新舞台,将热情与担当深植血脉,在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,书写更加绚丽的华章。

文/施咪娜  图/郑富平 龚才建 张颖  审核/赖芸

下一条:占明锦列席指导电子工程系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

新闻速递

热点新闻

版权所有 :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

备案:赣ICP备11006787号        赣公网安备 36010402000042号 

院址:南昌市青云谱区气象路58号邮编:330043

党政办:0791-85278709 招生办:0791-85273256  传真:0791-85275380

网站管理:党委宣传部

技术支持:信息技术中心